它叫蚝、牡蛎或者蚵,素有“海底牛奶”之美誉,很早就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城里人吃完就扔,却不知道蚝壳可以建成耐住千年的房子!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些“蚝壳屋”已逐渐减少,若不加以保护,极有可能彻底消失。


 

他们像大海中的珍珠一样,在钢筋水泥森林里尤为珍贵,也是现在城市人休闲观光的好去处,你不打算去看看吗?现在不去,以后啊,或许就没有了!


 

1.泉州——蚵壳厝

在泉州,有很多用蚝壳建成的美丽房子,始建于宋未元初,主要特色在于蚝壳、砖石砌成墙,大面积的灰白色蚵壳与花白色花岗石、红色砖构成一幅幅色彩对比强烈、富有美感的图案,一堵堵的蚝壳像片片鱼鳞,煞是好看!

闽南语中,厝乃房屋之意,蚵就是海蛎,即生蚝。蚵壳厝,即用蚝壳建造的房屋


 

蚵壳厝,在泉州的蟳埔村、法石村及泉州沿海一带均有分布,是我国东南沿海具有特色的贝饰古民居。


 

由于蚵壳来自海里,因此海水并不会将它腐蚀,有效避免了海水盐分腐蚀房屋。

闽南居民多以红白两色建筑自己的房屋,白墙红瓦,符合传统习惯又美观大方,而蚵壳正好符合白色的墙体颜色。


 

2.珠海斗门镇——赵氏祖祠菉(音同录)猗堂

在中国最有潜力的滨海城市——珠海还留存着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完整度最好、时代最为久远的蚝壳墙,有将近600年的历史,始建于明代,至今仍屹立不倒,那就是斗门镇南村菉猗堂的蚝壳墙。


 

菉猗堂的龙舟屋脊极富阳刚之美,整座建筑以红谷石和花岗岩做墙基,墙壁是用蚝壳与黄泥浆堆砌而成的,厚达65厘米。


 

蚝壳一半嵌在夯土里,一半露在外面,整齐美观。由于蚝壳成本低、防台风性能好,冬暖夏凉,因此这种“蚝宅”古时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十分流行。


 

3.深圳——沙井蚝壳屋

以前没有城市,人多了,农村慢慢变为城市,城市又继续推进村庄的现代化,这些蚝壳屋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已经越来越少,慢慢的它们也成了城市的一部分。

深圳一带在远古是海洋,陆地由河流冲积而成,故此石头少而贝类多,人们建屋就地取材,贝壳质轻而又经久耐用,因而成为上佳的墙体材料


 

江氏大宗祠地处沙井街道的步涌社区,而外露的蚝壳墙却显现出经长年累月风雨侵蚀的痕迹,成千上万个蚝壳混合蚝壳灰砌成的蚝壳屋,外墙裸露的蚝壳整齐划一,显得“蚝”气十足


 

从前,他们住在这样的天然的冬暖夏凉的房屋里,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渔耕生活。


 

4.广州小洲村

小洲村的蚝壳屋以两两并排的组合方式,再拌上黄泥砌成,是岭南曾经“沧海桑田”的见证物。最古老的已经具有400多年历史,在广州这种经济发达地区保留下来实属不易。


 

蚝壳屋在小洲村曾经多达百余间,如今大部分已被拆毁,仅剩下4间,是小洲村的祖辈村民就地取材从海岸沙堤中掘出大量蚝壳建造的房子。


 

一排排的蠔壳整齐排列,纹理清晰,每一排的蠔壳又是由一对对蠔壳相对铺砌而成。这些蠔壳屋的墙厚都有60厘米,比一般房屋的20厘米到40厘米厚了许多,因为在两层泥灰之间有对称并排的蠔壳起着隔热的作用,因此屋里是冬暖夏凉


 

延伸:“千年砖,万年蚵”

蚝壳屋以蚝壳作主体材料,粘结之物是用含有蚝壳灰、石灰、糯米饭、糖等的混合物舂捣而成,既硬且韧可经百年风雨。

蚵壳厝具有不积雨水、冬暖夏凉、隔音效果好的特点,适合海边潮湿气候环境居住;其次是蚵壳厝墙体十分坚固、素有“千年砖、万年蚵”的美誉;沿海一带的海风带有盐分,红砖易受腐蚀,而蚵壳墙体不易腐蚀,也不渗水,闽南俗话所称“千年砖,万年蚵”。


 

而海边城市里,自家晒的虾干更是最美味的特产!老少咸宜,四季皆宜,做菜配汤零食都少不了哦